2009年秋季家長會分發的心理知識材料之四
(初一、二年)
如何面對孩子的叛逆
面對青春期的孩子,許多父母都不知道怎么辦。那么,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父母解決這一難題呢?概括起來為三句話、十八個字:
引導而不強迫 人都喜歡實現自己的意志,而反感被人支配。尤其是青少年,正處于第二反抗期,他們更向往獨立自主、按自己的意志行事,因而很容易出現與家長的要求對著干的現象。因此,父母應學會傾聽他們的意見、想法與心思,平等地與他們討論和協商問題,引導他們自愿做你想當然要他們做的事。而不要很直接地命令、指揮或硬性地阻止他們,如開口“不許”、“必須”、“一定要”等帶有強迫或強制性的口氣,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。
信任而不放任 青少年雖然強烈地向往獨立,但他們又往往因為能力與經驗的不足而產生自我懷疑,出現一定程度的自卑感。因而他們內心深處特別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與肯定,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。而不少父母又總是認為他們還小,把他們當小孩對待,依然從頭管到腳。這種不信任亦是導致孩子反抗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父母應該信任孩子,給機會讓孩子自己決定、自己處理自己的事。只是在給機會的同時,不可放任不管,而應當好教練,適時給予指導,尤其是孩子出現失誤時,不要埋怨、責怪,而要幫他們總結經驗,使他們不管是成功或失敗都得到了收獲。
關愛而不溺愛 孩子需要關心與愛護,但應掌握好尺度,不可一味地順從與滿足,否則,關愛變成了溺愛,其害無窮。